The West End

小孩子认真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关于Les Mis的最后一楼留给Jean Valjean和Javert。其实“黑暗中的那道光”最终是留给他们的。


大多影视,舞台和文学作品会给自己的受众划定一个默认的解读和认知范围,有的是因为作品本身的限制,而有的是因为作者自己视角的局限。
但是有一种作品是开放式的,每个不同背景的受众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它,找到共鸣和获得启发。(中国的俗语里有一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其实在英语世界里是没有的。它出自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学者。我想,起码直到那个年代,中文文化对于这种开放而自由的思维、理解和表达方式并不陌生。)
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的作者,要有对世界深刻的理解和极强的表达能力,要有一双能够从各种角度观察“事件”的敏锐的眼睛,更加要有一颗能够立体地看待“人”的、充满compassion的心。他/她需要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共存的人。因此,这样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雨果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Les Mis音乐剧是对雨果出类拔萃的原著所进行的简化而具象化的表达,它的成功是因为它在表达的时候尽量从精髓上忠实于原著。
也许有的人在这个剧里看到的是之前几楼里所说起的那几束”光“,但是对我来说,黑暗中最强烈而不灭的那束光,是这一楼要写的内容。


雨果在Les Miserables里面写道:“This book is a drama whose first character is the Infinite. Man is the second.”
接下来说说,这个故事在时代和政治背景之下,更深层的精神背景。虽然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的天主教教会一度“消失”,但是到了19世纪之后,法国的宗教小小地“复兴”了一下,天主教恢复了成了国教,同时新教徒和犹太教徒也被法国社会所接受了。这里就不多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关系、两者信仰方面的矛盾和渊源了,以免跑题。仅仅说一下,大家在欣赏很多基督教(从广义上包括天主教)国家的文艺作品时,即使不是教徒,具有一点Christian worldview的常识,也可以对作品的根本文化基础和价值观理解更多。

Les Mis里面最大的矛盾,其实是用世俗化,比喻的手法体现出来的Law and Grace之间的矛盾(律法和恩典,如果硬要翻译的话)。这个假如要写详细,这层变成一个神学帖也写不完,所以只简单介绍一下。
律法,即《旧约》里的法典。在《旧约》的世界里,人需要恪守上帝所训诫的所有法典,才能保持和上帝的关系(The Old Covenant)。当然,《旧约》告诉我们,人永远也无法达到上帝的所要求的标准,即使是上帝的选民以色列,即使是上帝选的王,David。
恩典,非常简单地说,是《新约》里记载的,耶稣受难为上帝的选民偿付他们的罪的这个恩典。耶稣的十字架使the Old Covenant失去了意义,因为他和他的十字架满足了一切律法,使人获得了无条件的原谅。从此,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不再基于律法,而是基于恩典(The New Covenant)。
所以,the Old Covenant也被叫做the Covenant of the Law,the New Covenant也被叫做the Covenant of Grace。


想到这个论坛上应该没有很多基督徒,所以精神背景就介绍这么多:)
为什么我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下呢?是因为Jean Valjean和Javert各自的自我矛盾,以及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碰撞,想要展现的,究根结底,就是Law and Grace之间的碰撞。

Jean Valjean

Valjean所被展现的这段人生中,其实一直活在这种内在的矛盾中。他是一个一生都在极力想战胜那个藏在自己灵魂里的暴力龌龊的“自己“的人。

Valjean虽然只偷了几块面包,但是在当时,他犯的确实就是要被关押19年的罪。他在律法面前毫无胜算。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人性也无法控制。当主教好心收留了他,他却无法控制自己心里的恶,偷了主教家的银器。直到他因此再次被捕,主教再一次无条件地原谅和帮助了他时,他冷硬无比的心,突然开始破裂瓦解。那一个瞬间,他被这种无条件的恩典震撼着,无所适从,最终决定和昨天的自己告别,重新开始人生。

… I feel my shame inside me like a knife. He told me that I have a soul. How does he know? What spirit comes to move my life? Is there another way to go?
I am reaching, but I fall. And the night is closing in, as I stare into the void, to the whirlpool of my sin.
I’ll escape now from that world, from the world of Jean Valjean.
Jean Valjean is nothing now. Another story must begin!

Jean Valjean得到了一个许多人没有的机会,用一个全新的身份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然而,他真的从根本上摆脱了压在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令人窒息的过去的自己吗?他得到的恩典真的让他一下子得到自由了吗?没有。当马车的事故让Javert对他产生怀疑,又让他知道有个无辜的人被误认为他正要被审判时,他内心的两种力量再次开始角逐。我到底是谁?该做什么?该放弃的是什么?
你有过这样的矛盾吗?
在Valjean的故事里,光,终于还是胜了。

在Valjean的黑暗里,grace是那道照向他的光。是grace让他一点一点得到洗礼和解脱,即便,和自己剥离的过程痛苦无比。他“想要”善良,所以不计代价地帮助Fantine实现她的愿望,照顾Cosette。他“想要”为别人活着,所以即便不舍得Cosette,也不顾一切地为了她去学生们的阵营里帮助Marius。他”想要“原谅,所以在可以杀掉多年来对他穷追不舍的Javert的机会来临时,毫无条件地放走了他。

Jean Valjean是一个被恩典融化的罪人。

Javert

首先说一下,在10周年音乐会上饰演Javert的演员是我所看到过的最好的Javert。不论是唱腔还是造型,他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Javert。澳大利亚的Philip Quast。贴张图。
Philip Quast as Javert Painted digitally

Javert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恶人,他只是law最狂热的追随者。Law是Javert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去追求和捍卫的一切,最终成了支撑他存在的力量。他简直就是law的化身 - 他冷酷的眼睛里没有怜悯,只有黑白。 他坚信不疑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最好的,而藐视一切在他眼中违反律法、有污点的人。他深信,因为law是这样写的,所以只要坚持,就无坚不摧。

当Fantine苦苦哀求的时候,他不屑一顾。

他和自己说,无论如何一定要把Jean Valjean绳之以法。

当Jean Valjean要从学生阵营里放他走的时候,他心里震惊,嘴上却说你别想用这个来和我谈条件,我以后遇到你还是会抓你的。

(从12‘20“开始)

但是最终,Javert终于还是被grace征服了。其实,在他得到Jean Valjean的grace之前,他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世界是黑的 – 直到他发现,那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眼睛是闭着的。他放走了Javert和Marius,然而支撑着他整个生命的law的原则也随之崩溃。他无法再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无法再解释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了。那道grace的光,对他的世界来说,太强烈了,直接击碎了他对law的信仰,也击碎了他。

Javert自尽

最后贴一个Jean Valjean和Javert的confrontation。这两个角色是Les Mis里面的灵魂角色。他们在整场剧里有很多次对手戏,每一次都是一个小高潮。这首The Confrontation几乎在每场我看过的演出里都是除了One More Day之外得到观众掌声最多的桥段。

The Confrontation

在时代宏大而复杂的背景里,Jean Valjean和Javert的矛盾,Grace和Law的碰撞,却是Les Mis里最引人瞩目的故事。历史沉重的画布上,人生纷乱的过场中,即便是最最漆黑的地方,总有一道光,一道不会消逝的光,能穿越和照亮一切,抵达人灵魂的深处。
不论你有没有信仰, may grace be with you.


Les Mis这就写完了:)
后面也许聊聊创作者为了缓和此剧对观众感情的冲击设计的 Thénardier 和Mme. Thénardier这两个角色的戏份,也许就就此打住了。下次再写别的剧。

8 个赞

star简直神了,25周年版,也就是黑人版本的Javert其实也还行,但是豆瓣评价过说有点死板板的感觉,但是比后几版本要好点,尤其比电影版那个,他们说电影版的Javert连唱都不会唱

1 个赞

写的太好了,有空再仔细读读。做为非基督教徒,你的文章和在另一个帖子推荐的读过的书,都让我对基督教有更多的认识、谢谢。Jonathan Edwards的 freedom of the will我有空会看的

3 个赞

看到这里,心底传来龟裂的声音

1 个赞

做了新美甲,打字就方便很多了。

首先,LZ对于音乐剧知识的了解真的非常渊博,也蛮开心能找到喜欢音乐剧的同道之友,虽然我是五音不全,唱歌像鸡叫,但是我是真的很喜欢音乐剧

记得第一次看音乐剧,是二十年前,那部剧院魅影的电影版吧,真的打开新世界大门,虽然80%英文是听不懂的,但是不阻碍里面的音乐打动我。后来去了伦敦,在剧院魅影的门口等退票,搞笑的是,人家都是成双结对,就我一个单身狗去,结果真的只等到一张单人票,进去看了,这是第一次西区音乐剧经历。

因为我住在纽卡,音乐剧的丰富肯定不如伦敦,所以接触音乐剧的第一次总归是先看电影,比如芝加哥,比如妈妈咪呀,比如音乐之声,虽然电影的布局肯定要比音乐剧来的精致和宏伟,但是音乐剧那种高超的技术,还有不能cut的本事,真的很过瘾。

现在带孩子,再去看音乐剧也是不方便了,希望接下来先带孩子去看狮子王,然后再慢慢把别的歌剧打卡吧

3 个赞

好的文章总是容易引起共鸣,更会让人产生联想,黑暗中的微光让我想起到韩国这个一直在黑暗与曙光中反复折叠的国家,一个被权贵裹挟着的国家,为什么有人反复拍“熔炉”;“辩护律师”;“寄生虫”之类的电影,用艺术的手段去嘲讽权贵鞭策阶层质问官僚;为什么有一些不畏强权的记者从世越号中挖出各种蛛丝马迹,从夜店性交易中撕开了整个韩国的钱权交易黑幕;甚至为什么那些从底层反复呐喊的普通民众们,走到街头去抗议李明博跟美国签下的协议;我想问这一切有用吗?财阀跟权贵的阶层有被打破吗?他们不依然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蔑视这芸芸众生吗?所以抗争真的有意义吗?一切都是徒劳且毫无意义吧,直到我看完世越号的纪录片,那一刻我觉得光是有记录有声音有影像这就是意义所在,至少在黑暗面前,有这么一群人并没有粉饰太平,哪怕他们发出的微光在历史的长河里显得如此苍白如初微不足道,但是他们曾经照亮过黑暗。

4 个赞

写得真好淡淡。我每一个字都看懂了。

1 个赞

这是你想强调的吧!:joy:

1 个赞

bravo danding
而这些微光也并不是没有做出改变。哪怕只是出了《熔炉》法案,它也可以温暖将来那些有相同境遇的人。
如果连微光都发不出来,那才是真的绝望

我突然想起来,我2018年圣诞前看的sister act,2019年圣诞前看的&Juliet,都是用现代演唱方式在舞台上表演. Juliet很突破传统的,黑人主演,加入同性恋元素,很有意思的剧本。主唱嗓子身材都真好啊。sister act清一色的黑人,黑人的声音真心更浑厚,有力度。
前两天去看了Matilda,很佩服小女孩大段大段台词歌词都能一气呵成,就是想这些小孩还有时间去学校上课吗?!

2 个赞

我刚把matilda的书看完,打算带娃去看这个剧,好看吗?

小干部很喜欢很喜欢,他也是读过书。老干部也说不错。当然这个故事情节是关于孩子,所以我睡着了两次。:sweat_smile:
另外想去看Harry Potter,但是分两部分,在可以选择的时间里,3个人下来就要600多镑,还在鱿鱼中。

Cursed child如果是Harry Potter的die hard fan其实我不推荐。
这个剧特效做得很一流,但剧情实在一言难尽,尤其是最后15分钟人设各种崩坏。我和我身边各种把原著看到烂的死忠们表示看着很尴尬 。

我儿子全套读过几遍,但好像不算死忠,我老公是死忠。看来可以省钱了。

先买书看看剧本吧,看喜不喜欢再决定。
单说production这剧绝对是一流的,但后半的剧情太拉垮了。除去Harry Potter的招牌最多就是二流水准。

而且不是我腐眼看人基,两家的少爷们爱到都超越时空了最后居然没有在一起简直就是离谱:rofl:

我也觉着了,这书写得太简单了,你看过国内的故事会吧,跟那个一样,两句话就把事情说完了,作者唠唠叨叨写了一本书。

Matilda 好看!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我没看过就没有发言权。我也感觉Harry Potter系列不是很适合被搬到threatre里面,因为它是个对视觉效果的要求大于对细节的要求作品。Theatre应该没有什么优势吧?But I might be surprised!

1 个赞

Cursed child在纽约被从2 parts压缩到1 part了,我看见的几篇review都是不影响观感。
砍了一半时长居然不影响情节发展可见这剧本原来有多水。

至于视觉效果,我倒是觉得在没有CGI的加持下做到magic的程度,是这部剧的可圈可点之处。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