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的
清华国情研究院院长、著名的左派教授胡鞍钢的岳父(也是老革命),最近感染新冠成重症,打120一小时才打通,等救护车又是几小时,到了医院一做CT已变成白肺。21号离世。去八宝山火化还得排几天队,最后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单独火化,保证以后子孙们祭拜的骨灰不是别人家的(也就是说,一般人很可能是几个人一直烧的,骨灰也混在一起)。
网上看到的
清华国情研究院院长、著名的左派教授胡鞍钢的岳父(也是老革命),最近感染新冠成重症,打120一小时才打通,等救护车又是几小时,到了医院一做CT已变成白肺。21号离世。去八宝山火化还得排几天队,最后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单独火化,保证以后子孙们祭拜的骨灰不是别人家的(也就是说,一般人很可能是几个人一直烧的,骨灰也混在一起)。
不可能,不是高级领导,无法享受专用炉子火化。大部分普通人的骨灰都是混杂别的
不过看开点,都是原子分子了,现实如此。
除非在英国,一人一炉,也可以不烧,处理过了直接埋家里花园都行,卖房子后起走,嫌麻烦就买墓地或树葬
韭菜国里还是想开点算了,还有更可怕的处理方式呢(英国是钉棺后funeral service后直接去,不会再开棺,不要funeral也行),不提了
这个二十年前或者更早就这样了吧,都是一起烧掉,灰大家分的。
我擦、我擦,居然还有这样的,而且一直是这样的,晕啊,真是晕
英国烧完之后放在哪里呢?
烧完了去领(家属要进去看着烧也行),安葬在墓地,或者就摆家里,罐子也很好看,有时候看到人家家里摆着的一个“装饰品”也不一定意识到,这里人不怎么忌讳,还可以做成各种首饰随身戴
观察周围的英国人几乎没有嚎的,都很平静,在the other side 会再次相见的那种平静,记得一个短视频,死者生前录制的,说这里怎么那么黑哪里啊喂喂喂家属朋友们先笑了,又哭了
唉,想到人走不过一捧灰,还不一定是自己的
这里肯定是自己的,很多人也选择撒了,我在遗嘱里就指定撒了,“我”要呼吸的,什么入土为安,弹开,跟英国女王那样封在地下“我”要疯了
,烧的时候用个纸板箱材料就行了,环保一些,节省木材(再好的材料也是一起烧了,形式主义太大)
人生本来就是一段旅程,体验了就行了
铲个几勺
我对死亡的理解就是皮囊就是最后一件衣服,死亡就是脱了走人,再苦痛这个过程也会结束,之后解脱
疫情前副部以上都是单独火化还有组织来悼念
也可以选择不火花土葬但是组织就不会出面了而且抚恤金也没了
组织出面也是走流程,问家庭有没有困难什么的,做样子而已。不过能进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按理说家境都已经很不错了。
死亡就像水龙头关掉一样简单。后面的事都是活着的人要的
真的讨厌嚎。小时候被拉去参加过农村的葬礼,都是女的哭,边嚎边念,假得不行,一辈子的阴影。
面子就是传统文化的重点,做作虚浮而矫情,一切都是做给他人看,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给他人看。
国人无论受多少教育,要摆脱这点最难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对是谁的灰这点有执念
我觉得我死了后烧完了直接找个生前喜欢的地方扬了就是
哪个gay bar
嚎也就算了。现在连披麻戴孝在大城市都有很大的回潮。我小时候去参加丧事大人都只是黑纱小白花就好了。但后来差不多十年前回国参加个丧事, 就有人说要办披麻戴孝。好在有个有份量的老人说了句:阿拉上海人, 不行这套的
嚎这里虽然没有, 但痛哭流涕这里还是常见的, 但仅局限于upper class和lower class。如果你没看到过, 那恭喜你, 你已是个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