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直被推荐看的一本书
前些天翻了下来,完全是小四郭敬明小时代的写作风格,非虚构的文学真的可以这样写吗?说是英国下沉十二年,就写出这种词藻华丽但不知所云的文字堆积,忽略了文章最终目的:文以载道 还有纪实文学不需要带着情绪写作更不需要二次创作……
非虚构类写西方经济下行的纪实文学早些年有天花板“桑切斯的孩子们”最近几年也有“看不见的孩子”“下沉年代”“扫地出门” 实在不知道纪实文学怎么写中文的可以参考一下柴静的“看见”,我还以为是中文非虚构类的书大转变,直到“盐镇”的出现,跟“盐镇”相比这本“贫穷的质感”真的是隔了也就一条街的“看见”……
盐镇这本书值得一看